在我国,许多名山大川都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江西三清山作为道教名山则更是如此。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道教文化开始于晋代葛洪,葛洪在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拥有特殊地位。
据史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炼丹术士、著名医学家葛洪与李尚书上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结庐炼丹,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教义,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
尤其是那口丹井,历时一千余载,依然终年不涸,其水汪洌味甘,被后人称之为“仙井”。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山始祖”,三清山风景名胜区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
从历史的轨迹上来看,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的兴衰沉浮,始终与道教的兴衰有密切的关系。葛洪之后的诸多朝代更迭,三清山都保持着自己独有的道家地位。
世界遗产大会认为: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更是将其推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为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