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深宝
4月8日13时03分,G次列车缓缓驶离庐山火车站,坐在这趟列车上的武汉人金敏华思绪万千。回想起在九江84天的经历,他情不自禁地感叹:“九江是座温暖的城市!”
金敏华是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道金岗村人,在江汉区租了一间门面,专门维修电瓶车。今年1月11日,他的女儿在家中被开水烫伤,医院门诊治疗5天后,没有好转,需要住院治疗。此时,曾经在九江务工的一名亲戚告诉他:“医院擅长治疗烫伤,医疗费用也比较低。”经过综合考虑,1月16日,他和妻子带着一岁多的女儿,来到九江治疗。经过8天的治疗,女儿痊愈出院,一家人准备回家过年。
1月23日10时,武汉“封城”,全家人滞留在九江。1月24日,他带着家人来到都昌县,住在一个朋友的车库里,但生活不便。5天后,一家三口住进了九江市区的一家小宾馆,后来到了九江市区一家集中安置湖北滞留人员的酒店。“这家酒店条件好,住得舒心,虽然价格不高,但是长期住,以我的经济条件还是承担不起。”金敏华说。
3月1日,金敏华恰巧碰到浔阳区人民路街道桃源社区党委书记陶凤莉。陶凤莉得知他的情况后,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陶凤莉家有一套房出租,租客在春节前已搬走,还没有租出去。了解金敏华的困难后,她把房子免费给他住。“他的女儿小,在外面连续吃了40多天,营养跟不上。”陶凤莉告诉记者,“住在我家房子里,就像在自家一样,想吃什么就自己做,多好呀!”
当天,金敏华带着家人,住进了陶凤莉家的出租房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第二天下午,他的妻子煮了饺子,送到桃源社区给社区干部吃,以表谢意。陶凤莉的姐姐陶小红听说此事后,捐给他元。桃源社区6名干部每人捐款元,在社区附近的一家商店为金敏华的女儿购买了衣服、鞋子、食品等。店主得知此事后,也捐了一些纸尿裤给他的女儿用。
九江人的真情感动了金敏华。他主动到桃源社区做志愿者,哪里任务重就去哪里,不怕苦、不怕累,与社区干部结下了深厚友谊。
3月24日,金敏华得知4月8日武汉“解封”的消息后,喜出望外,立即购买了4月8日的火车票。他回武汉时,陶凤莉还购买了一些九江特产送给他,并驾驶私家车把他一家人送到庐山火车站,和他们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