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写雪好像还早了一点,严格来说,北京都还没有下今年的第一场雪,不过,不久前看到西宁的一位朋友,倒是发出了“我这里下雪了”朋友圈。此时的广东,却是艳阳高中,正应了听到的那句歌词,“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又好像有点不妥,应该是“我在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春,你在北方的寒夜里大雪纷飞”。不过一切都不重要,每年第一次看得异地下雪的朋友圈,脑海中便会浮现出十年前登上庐山,所见的那场大雪。
庐山素以云雾闻名,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庐山的雪景也是出奇的美丽。机缘巧合,那时的我,在没有看天气预报的情况下,和一班朋友一行登上了庐山。
当天晚上,暮色沉沉,灰蒙蒙的天空中突然开始抛洒雪花,一行人才开始发现,庐山要来一场大雪了。其实该早有预感的,当天的天气是出奇的冷,冷到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抱紧一点。当天晚上倒是没有什么出奇,一行人爬上路上之后,都比较疲惫。只有我,心理在不断的想,庐山这么美丽,雪后的庐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脑海中不断的闪过各种庐山雪后的幻想片段。实在的讲,当时是自己第三次登上庐山,但每次上去,都感觉牯岭是特别的不一样,牯岭这个小镇我想和中国的任何一个小镇都有所不同,她处在庐山的山腰上,我第一次登上路上的时候,不禁为这个特殊的小镇惊奇,云中的一个山城,特别是当夜色来临的时候,从山这边往山那边望去,五颜六色的灯光仿佛挂在天际一般。就在这种胡思乱想中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在朋友的一声声惊叹中睁开眼睛,朋友比我醒的更早,他早已经跑到了小旅馆的外头,“快起来啊!快起来,庐山的雪景太美了”。坐起来往窗外望去,外面的树枝上面挂满了雪松,晶莹透亮。连忙穿上衣服,跑到旅馆外头。此刻的庐山,真的仿佛童话中的冰雪世界一样,感觉自己用语言肯定是无法形容出她的美丽。只是感觉空气特别的清新,是那种感觉每呼吸一口,都犹如在吃美食一样的感觉。玉树琼枝,远望白色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去到了《西游记》场景中的天宫一样。
大雪依然在下个不停,此刻的庐山,差不多有七八寸厚的雪,一脚踩下去,拨出来腿来,一个黑色的大窟窿。大家互相喊叫着,都极度兴奋,你拥我簇下开始出发,留下地上一串串黑色的脚印。一行人朝着花径,仙人洞出发,路上也不断遇见兴奋的游客,在朝着山峰大喊着“庐山,我来了,庐山,下雪了”。
在仙人洞前的石壁上,我留下了一张至今印象深刻的照片,和室友三人一起站在石壁上,我用手指着前方,今天每每看到这张照片,总感觉到年少时的意气风发。
于是继续前行,忘记了是先到的花径还是仙人洞,记忆中应该是先到的仙人洞,再到了花径,碰见了一群游客,外地人,具体是哪里人已经记不起了,隐隐约像是上海人,大家似乎非常聊的来,还在一起拍了合照,一个大叔直接往雪地上一躺,一群来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
合照之后,去了大林寺,肯定是没有桃花看了,只看到白居易草堂上面堆积了厚厚的,白白的一层,白居易的雕像也戴上了一个白色的帽子,雪是越下越大,一行人决定下山,去含鄱口是去不了了。
或许是没有去成含鄱口看雪的缘故吧,有一点点缺憾总是会让人无限怀念。又或是每个人,都对生活中非常美丽的事情,往往记忆特别深刻,就如庐山这场大雪,多年之后,我依然决定把它写下来。而写下来的过程中,我又仿佛上了一次庐山。
同学几次约,再上庐山,我好像有点顾忌,特别是冬季,我怕登上庐山再遇见一场雪,而把记忆中那场大雪的美好给冲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