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庐山内连绵起伏的五老峰下来,半日已去。导游定的下一个目标是游三叠泉瀑布。我同行的朋友已是个个筋疲力尽,汗流浃背。
沿一条河谷,蜿蜒而下,越过一带白桥,朋友们纷纷到河谷里的大石上休憩。
洗脸涤足,闭目养神。沁凉的河水撩上面颊,顿觉神清目爽。
看见自我们前方上坡,迎我们而来的游客,个个呈现力竭虚脱之状。
导游介绍说:想看瀑布,须走六千级台阶,直上直下,疲累不堪。
我们便想打退堂鼓,踌躇了一阵,终于彼此鼓励,相互打着气往前走。
林荫夹道,石级忽起忽落,芳草映水,野花散香,河谷之内青石光滑如镜,一块块大若牛脊,到也雅趣盎然。
万壑千山就在眼前:高峰峻立、森林滴翠,哪里绿叶成簇,哪里小溪蜿蜒,皆一目了然。大约走了半个时辰,猛抬头望,只见一耸奇壁背天而立,石裸山秃,无半根草木,雄奇险峻,鬼斧神工。
与青山翠海之后,犹觉风格迥异。游人相指说:那下面,便是三叠泉了。加紧脚步,又行上数百级台阶,山腰一带红木庭阁,游人拥挤而歇。
我们大吁一口气,总算走到头了。回想六千级台阶,原来也无甚怕人处,只是费时多些罢了。
待爬到阁内,蓦回首,千幛青翠如排山倒海一般,直逼入眼。
小憩一会,还余下几十级台阶,一鼓作气,只抢上顶端。
只见两块大石左右挺立,巍然如大将,有三两台竹轿候在那里。一道石级垂挂而下,不见尽头,这方是真的六千级台阶。
台阶宽不足三尺,两面没有栅栏,顺坡直下,陡度在六七十度之间,斜坡上更是无一丁点的落足处,设若一人驻足,后面就要侧身而行,万一收不住脚,后果不堪设想。
俯瞰游人岌岌可危挂在悬梯上的模样,直令人惊心动魄。
我们下得小心翼翼,一颗心扑扑直跳,和前面行人保持两三级台阶的距离,仍是心慌得不行。
时或有竹轿从底下抬上来,上面的人脸色猪肝样酱紫,我们面面相觑之余,赶紧侧身让道。
下了一会,腿便发软,再坚持一小段路,双腿更是直了一般,只好走走停停。
幸或后面的人也和我们一样,倒不直催。
如此相扶相持,一级级艰难的下着,坡边的风景也无暇再观。
不知道捱了多长时间,直到一阵湿雾扑面而来,瀑布四散的水气侵袭了我们,这才终于到了山底。
入眼便是那道天斧劈过一样的峭壁,凛凛然耸峙如巨神驻守。悬壁对面一道山泉自山巅倾泄曲折而下,朗朗然一路欢歌,青山相称白水,黑石碎击玉声,水雾飞扬,如歌如画。
大概因为是秋天,水势并不大,这股水,便是一路随我们而来的山谷之水了,原先却并未意识到。
瀑布因崖势突兀拦截而分为三段:一于空中下落时山势左转而左流,然后又落下,几十米后,又因山势右转,水流随之往右转落,如此相对,左右相转若三重玉帘。
三叠泉便因水瀑曲折而得名。只见它活活泼泼无拘无束而下,如流云泻山,洒脱自如,倒比我们下来时轻松自在的多。
立于瀑流之下,仰观飞雾泻银,我仿佛看到冬春苍峦万顶之积雪,春起而渐化,日出而氤氲。
千万条流溪越过草丛与山石自崇山峻岭之间流经百壑千川,汇集成一道道河流,曲折回旋,直至路经绝谷,毅然而落。这是何等的气魄。
看那水雾迷蒙如雨,因路经三激格外飞散,崖壁上生长的绿色植物,或者碧叶修长,或者紫茎玲珑,俱都伸枝展叶,被水雾清洗的晶莹青翠,愈发可爱。
瀑落成潭,幽水碧澈,清波荡漾,倒映绝壁葱茏,谷外晴天白云,自是风流无限。
山顶修簧如云,无边无际,遮天屏日,芊芊风流;山腰白雾点缀,丝丝缕缕,辗转回漾,隐约委婉;山下游人如织,仰观群峰,指指点点,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