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西方净土”、“净土世界”、“一方净土”中的净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净土”是不是佛教所独有的词汇?“净土”在什么地方,它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下究竟。
“净土”的字面意思很明确,就是干净的土地,干净的地方,没有受污染的干净的地方,后来又专指佛、菩萨等居住的世界,没有尘世的污染的地方,所以就叫净土。
既然有“净土”,那自然就有“不干净”的土,这不干净的土地,就叫“秽土”,这是相对应的。
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里,充满了无量的烦恼,与诸多的不净,因而被称为“秽土”,而净土世界中没有任何污秽的存在,清净无染,通俗点说,“净土”就是佛教的理想世界。
也可以这么说,“净土”就是诸佛所在的地方,普通众生也可以有这么一种理想憧憬的世界,那就叫“净土”。
由“净土”观念,继而形成净土观,净土观是大乘佛教中的很重要的思想,中国的净土宗是从庐山慧远大师倡导净土思想开始的。
“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依此释意,慧远大师首倡莲社,是发真实菩提心。此后,在中国,发菩提心摄取众生共生净土,成为净宗历代祖师最主要的事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净土观越来越为后代人所喜爱,和禅宗一样,成为影响中国佛教、民间信仰最深远的宗门之一。
在大乘佛教中,大家都认为每位佛都有自己的净土,而在十方世界中有无量诸佛,故此,净土也是无量的。
净土并不是自己本来就存在的,而是诸佛在身为菩萨的时候,为了众生发愿故而形成,由于诸佛所发之愿各不相同,所以各个净土也有不同的特别之处。
在大乘佛经中比较著名的净土有:
弥勒净土,是出世与入世的完美结合;阿佛净土,它重于自力修行,以六度为主要的修行法门,是人间的净化,并且认为人间胜过天上净土;阿弥陀佛,这是净土中的一切,是最完美的,因此也是最吸引人的;药师佛净土,它重视现生安乐,它的修法也是为了解决现世的问题,如此净土,很多,等等。
这里重点说一下“菩萨净土”:
菩萨为了自利,也为了利他,兴大悲心,广度一切众生,这就道出了菩萨净土的本质:菩萨净土是为众生而建立的净土,离开众生,菩萨净土就好像是空中楼阁,因为菩萨就是因众生而成就佛道的。所以,菩萨净土的大小,取决于他所度化的众生的多寡;菩萨净土的美好,取决于众生弃恶向善的水平;菩萨应根据众生来世所生的国土,使他发心入于佛的智慧,即菩萨净土是依据众生的需要,以及有益于众生而建立。
既然如此,一切佛法都是菩萨净土,因为它们都是度众生的法门。
总之,你把“净土”看成一个地方,一个特殊的地方,一个各位菩萨发愿,把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原力加持的地方,也就可以了。
建立自己理想的“净土”,当然有各位菩萨的发愿,这也是菩萨的理想。#学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