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宜居升级一江两岸发展重心南移这对

九龙湖展示宜居一面

九龙湖的框架已经从钢筋水泥演变到绿植森林!

首先,

红谷滩区九龙湖板块自年启动建设以来,重心一直在大力投身基础设施、配套路网、住宅楼房等工程中,人们起初的印象都是”漫天黄沙“。

而随着起步区基建的不断成熟,目前九龙湖已经进入了”软配套时代“。九龙湖湿地公园、喷泉广场、雨阳公园等等,钢筋水泥背后,这里也开始注重宜居环境的打造!

作为一江两岸的发展背景,赣江市民公园四期工程可以说是区域的标志性项目之一。是红谷滩区九龙湖片区的重要配套工程,同时也是南昌市区整个赣江西岸滨江绿地的延伸和完善!

从生米大桥一路向南,我们看到赣江市民公园的规模已经显现,公园内的步道、栈道蜿蜒曲折,从空中俯瞰像是随风飘动的丝带。目前,公园仍为一片红土,植物种植、景观建设仍在进行中。由西站大街南北各米段,为四期工程的样板段之一。据了解目前已经完成整体进度的70%以上!

而目前最为震撼的要数北龙蟠街至南龙蟠街段部分,它与建成的九龙湖喷泉广场通过空中栈桥,横跨赣江南大道,巧妙的融为一体,使得公园西临九龙湖、东至赣江,被两大水系环绕,观景效果绝佳,成为区域城市阳台界面!

公园的绿道也呈现流动动线,多彩绿岛加以点缀,显得颇有艺术感。该段也是赣江市民公园四期工程的另一处示范段,目前该段景观绿化相较周边更明显。

你知道吗,两处示范段也是为了配合今年9月南昌市首届雕塑节而特别打造,雕塑节就选址在赣江市民公园四期项目内。

再往南延伸,途径融创城住宅群,这边的小区在未来也将迎来“自己的公园”!使得居住气质大幅提升。

随着环九龙湖区域的不断打造,围绕九龙湖已经兼具行政、商业、文旅、酒店、绿色生态、大型音乐喷泉、文化地标等众多功能,我们把这个环称之为“聚能环”,这个湖也将是未来人气聚集的新地标!再加上我们此次观察的赣江市民公园四期,九龙湖才能真正说向着宜居的方向跨越了一大步。

正是这些变化,可以预见未来区域的居住人口将大幅上升,同时人群上,他们更注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据了解,整个赣江市民公园四期工程项目北起生米大桥,南至南莆货运铁路,长约8.85km,用地面积约亩,分两个标段建设。

项目是以城市主场为核心,结合九龙湖,打造九龙湖核心景区,并以城市主场核心向南、北进行景观延展与渗透。项目内串起沿江名景观节点的动态流线,譬如全景多彩绿道、亲水休闲步道、慢跑道。从功能上划分四大园,依次为活力公园、创想公园、印象公园、益趣公园,形成园中园的公园系统。

据悉,整个赣江市民公园四期项目预计年6月完工。建成后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营造具有九龙湖旅游城特色的滨水景观及休闲交流场所,贯通南昌滨江风景线,形成新的地标性场景。并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丰富、连贯、共享的绿意空间,一个服务全年龄段的综合现代公园。

从绿轴的建设实际能感知开发的步伐!

一江两岸将迎来新CP!

从红谷滩中心区到红角洲、朝阳新城,再到九龙湖,不难发现一江两岸呈现着拉链式的发展路径。同时,其中的纽带也成为了关键,例如朝阳大桥建设在先,两岸的发展被激活,并相互成就。

然后,红角洲有了万象城、朝阳就要来个大悦城!

类比这种发展轨迹,结合九龙湖板块来看,目前九龙湖大桥构成了九龙湖与象湖滨江的纽带,它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对岸是正在崛起的象湖滨江。

先来看这个重要纽带——九龙湖过江大桥的最新建设情况!

目前,九龙湖过江大桥前期施工钢栈桥已经贯通,主墩正在进行下插钢护筒的施工任务。

九龙湖过江大桥以“舞动洪城”为主题,通过“舞动”腾飞的翅膀,彰显了赣江人民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工程西起红谷滩区三清山大道,沿抚州大街跨江后与南昌县东莲路连接,止于抚生西路,主线全长约4.7公里。工程总投资约35.5亿元。

大桥采用“主线高架+地面铺设”形式,包含跨江特大桥1座、互通立交2座、上下匝道2对。主线为机动车双向8车道+下方人行、非机动车通道。整体预计年年底完工。

九龙湖大桥东接象湖滨江板块已坐实。而赣江东岸也有属于自己的赣江风光带南延景观工程,它北起于生米大桥,南止于富山大道,岸线全长约11公里,范围面积约亩,总投资约9.6亿元。从九龙湖的位置俯望,这里的建设态势也小有规模!

整体上,九龙湖新城和象湖滨江的缘分似乎天生注定。新的CP或将配对成功!

象湖滨江的过往虽然有缺憾,但未来依然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它能否复刻红角洲+朝阳新城的CP优秀案例,抑或是带着“后浪”的力量,和九龙湖强强联合,成为让人羡慕的CP呢?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观南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