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玉坑村最丰盛过大年,18道流水席,

近日,三清山脚下的玉坑村,迎来亲朋好友及游客一起过大年,村民用最丰盛的18道流水席,招待大家,上第一道菜,很有讲究,是一道当地持色小吃——麻糍粿,你知道有什么寓意吗?

三清山脚下,江西玉山玉坑村,当地人每逢重大节日或喜事,如婚娶、“送庚”(生小孩)、“树屋”(建房屋上梁)、“祝寿”(生日)等,都有吃流水席的风俗习惯,既隆重又热闹。

乡村过大年,村民也用最隆重的流水席,招待客人。村庄广场上,餐桌整齐排列,亲朋满座。

流水席最辛苦是后厨,各类食材已准备就绪,师傅们各负其职,围着锅灶,忙个不停。村庄有条不成文的规定,一家做喜事,全村来帮忙,邻里之间相互帮助、配合。

乡村喜宴,并不是像城市一样,放酒店吃一顿,而是在家,连续2-3天,所以村民帮忙也是好几天,洗菜、配菜、摆桌、收碗筷等。出现“一家喜宴,全村参加”的互帮现象,彰显邻里之间和谐相处。

流水席,第一道就是“麻糍粿”,每逢宴席,必有这个特色小吃。但制作是繁杂的过程,村民选优质糯米,浸泡后用饭甑蒸熟,再放石臼上捶打。捶打是个耗体力的活,趁热连续捶打,需要二至三人接力完成。

传统手工打出来麻糍粿,既细腻又有嚼劲,与现代机器加工出来的,完全不一样。打好的粿胚,捏成一个个小团,粘上芝麻、豆粉、红糖调成的粉,香甜可口,回味无闻。

提前打好的麻糍粿,现场制作的糯米饭,大锅里放入豌豆、辣椒油,不断翻炒,炒出香喷喷的年味。

看似普通的饺子,却是村民精心准备的芋头饺,芋头蒸熟压碎,加入面粉,包肉馅,既有芋头的柔滑,又有饺子的清香。

流水席有一道“肉圆汤”,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这道汤菜上桌,意味宴席尾声,与第一道甜点“麻糍粿”,寓意新年“甜滋滋”、“美滋滋”开始,首尾遥相呼应。乡村饮食文化,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

玉坑村的流水席,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说东晋时,道教学者葛洪云游三清山时,被三清山美景所陶醉的同时,也被美食所吸引。他利用当地食材,研制出18养生菜谱,如:枫叶粿、麻糍粿、肉圆汤、三鲜汤等,有荤有素,汤水搭配。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如行云流水,当地人一直沿用。你吃过三清山的流水席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