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名“驴友”违反规定,在江西上饶三清山风景区攀岩,共在巨蟒峰岩柱体上打入岩钉26枚,造成不可修复的严重损毁,之后三人被立案侦查。日前,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一审公开宣判,三名被告两人获刑,三人连带赔偿环境资源损失计人民币万元。(新华社官方
据江西检察
各地游客不文明旅游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就在去年的3月4日,6名“驴友”未经批准擅自进入南宁市上林县大明山龙头峰探险时意外失联,经消防、蓝天救援队等数百名救援人员多方搜救,在失联超过96个小时的情况下,6人全部获救;6月12日,7名野外徒步爱好者违规在卧龙保护区“大雪塘”徒步穿越,最终造成1人死亡的后果;4月份,山东沂水天谷天然地下画廊景区的经典景观“比翼鸟——一块多万年生长形成的钟乳石,被三名游客恶意砸断后偷走,经鉴定无法修复给景区造成重大损失。
这些行为不但让自己置身于危险境地,也给景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旅游的不文明行为多种多样,常见的在景区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乱涂乱画等行为深受诟病,而恶意损害景区景点的行为更是为法律法规所不容。此次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攀岩案”的一审判决结果,便是对恶意损害景区景点行为最有力的惩戒,也是对潜在的不文明行为的郑重回应。
早在年,国家旅游局就出台了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对中国游客在境内外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因违反境内外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通过“黑名单”制度对游客的行为加以约束,并促使记录人采取补救措施挽回不良影响、对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倡导文明旅游良好风尚。
旅游资源,是属于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尤其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其价值不可估量。要避免珍贵的旅游资源遭受旅游的不文明行为损害,除了要加强景区的管理、加大的游客的宣传劝导之外,对故意损害景区景点的行为,要诉诸法律加大事后惩罚力度,对潜在的危害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旅游的真谛,是欣赏美景,找寻更美好的生活态度。正因此,要坚决抵制和摒弃那种“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错误思想,树立“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回忆什么也别带走”的文明情怀,让美景陶冶更多游客。
作者 李海钦
编辑 林晓明
编审 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