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人们挂彩灯
猜灯谜
吃元宵
当你和家人团聚之时
有这么一群人
身着藏青蓝
奉献岗位上
从警步铿锵
使命在肩上
让我们一起聆听
他们讲述从警路上
记忆中的那碗汤圆
陈文峰
鹰潭市公安局白露派出所副所长
年元宵节,正好是开学的前一天。我忙完手头工作后,带上几包汤圆、水饺还有一些学习用品,和同事一起来到杨塘村王某家中,打算陪王某的母亲和他两个孩子一起过这个“特殊的”元宵节。
年4月,王某因涉嫌刑事犯罪被我亲手抓获,可我心里却不平静。王某家境贫困,老婆几年前又离开了那个家,留下两个年幼的女儿,平时全靠王某的老母亲照顾。孩子是无辜的,不能让她们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阴影。所以,我经常抽空看望他的老母亲和两个女儿,在生活中有困难的地方,我也会及时给予照顾,买些孩子的学习用具、米面零食之类带给她们。
来到王某家,两个孩子兴高采烈地迎了过来。看到孩子们背上新书包,脸上充满幸福的笑容,我心里倍感欣慰。到了饭点,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坐在桌前,我把带来的汤圆水饺煮熟端上饭桌,两个孩子开心地吃着、说笑着,王某母亲的眼眶顿时湿润了。这时,妹妹夹起一个水饺送到我的嘴里,一下子,小小的屋子里充满了节日的温馨。这一刻,看着一家人幸福的笑容,我的心里也升起一股暖意。
王芳
抚州市公安局东临新区分局经侦大队民警
元宵节了,由于工作原因又不能陪女儿度过。于是,老规矩,我拿过几天前备好的食材,动手做起了女儿爱吃的黑芝麻馅汤圆。
自从那年,吃过那碗汤圆,每年的元宵节我都会提前两天包好一碗黑芝麻汤圆。
那年,女儿7岁,我入警12年。
那个元宵节的上午,我包着汤圆,女儿一旁眼馋地看着,突然电话铃声响起……在女儿不舍的目光中,我匆匆赶往大队。原以为午饭时能够回家,可是不知不觉忙到将近六点工作才完成。我拎起包就往家里赶,带着急切和歉意。
刚进家门,一股裹挟着淡淡汤水味的腾腾热气顷刻覆上我的双眼。
“妈妈,你回来啦!快去厨房看看!”女儿的话语里满是兴奋和期待。被女儿攥着我走进了厨房,餐桌上两碗个头不一、奇形怪状的汤圆赫然醒目。它们一个个紧贴着、环抱着,仿佛不肯分离。
“怎么样,还不错吧,剩下的都是我包的!”女儿得意地冲着我笑。
夹一个汤圆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顿时满口流香,那温情的香味,即便是如今,也不时飘溢在我的心中。加班虽冷却了那年元宵的热闹喜庆,却让我铭记了一份滚烫的乌鸟私情。
亲情无需回报,但值得感恩。忘不了入警后的那碗汤圆!
谢石生
赣州市赣县区公安局王母渡派出所民警
正月的王母渡镇热闹的年味慢慢散去,归乡的游子已经收拾好行囊,与家人在一起吃完热腾腾的汤圆后,就将再次启程开始新一年的奋斗。
年的元宵节,为了保障春运期间群众的出行安全,我们已经在国道的春运检查点帐篷里坚守了二十多个日夜。此刻,我看了看身边交警兄弟干瘪的嘴唇,把群众刚送过来的汤圆递了一碗过去,心想汤圆蘸着这哥们胡茬上的灰尘是不是会更有“风味”。
算了算今年已经是我入警的第六个年头了,节假日不能回家陪家人过节已经逐渐成为生活的常态。有时候也有人问我们,春节、元宵仍要一线执勤,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苦不苦?我想说,苦但是值得,虽然自己不能回家,但是我们能看到群众平安到家的身影;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是我们能听到更多的家庭团聚的欢笑;因为,身着警服,就意味着责任和奉献;头顶警徽,就肩负着使命和担当。
穿梭的车灯和身后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我们互相看着对方蘸满汤汁的胡茬,互道一声:“元宵快乐!”
李钊
宜春市公安局宣传处民警
年年初,我作为宜春市公安局疫情防控处突队的一员,和其他队员们一同驻扎在市某隔离观察点。2月8日,元宵节,当天傍晚,同事打电话来说晚一点会给我们送汤圆。
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队伍里炸开了锅,就连平日里最受宠爱的老坛酸菜泡面也受到冷落。大家开始翘首以盼。
等待是个漫长的过程。晚上7点,汤圆姗姗来迟。因为路途较远,入口只剩一点余温,但也足够暖心。粘稠的糯米包裹着丝滑的芝麻,咀嚼时的香甜让味蕾肆意绽放。当这一个个小丸子从舌尖滑过喉咙时,我竟吃出了满满的仪式感。
这是一段并不美好的记忆,但这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春节。在那些日子里,虽然整座城市被疫情的阴霾笼罩,但我在身边战友们的脸上看到的仍然是果敢坚毅和对胜利的无比信心。我们为何充满信心?因为我们万众一心,因为我们坚信,此时的艰难必将映衬胜利的伟大。
程银峰
上饶市公安局三清山分局民警
作为一名景区的民警,在元宵节坚守大山已经成了常态,在三清山景区的车站、索道、停车场、景点……你总会看到我们的身影。又是一年元宵到,我要对家人说一句:对不起,我在岗位上!
去年的元宵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每个人也都早早的给家中拨通电话告知无法回家。清晨,我们赶到三清山山门执勤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劝返来山的外地游客和串亲戚的群众。一天的时间过去了,夜晚的大山里有些寒冷,此时,正在寒风中执勤的我们却意外收到了一份来自热心群众送来的“节礼”,一位居住在附近的老奶奶捧着一锅热腾腾的汤圆来到我们的执勤点,对我们说:“孩子们,你们辛苦了!”
这碗汤圆温暖了我们执勤点的每一位民警的心,这是我记忆中吃的最甜、最暖的一碗汤圆,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坚守岗位,而老奶奶送上的这份温情,让我永生难忘。
朱明红
景德镇市公安局昌江分局副局长
又是一年元宵来,不知不觉中我迎来了从警后的第二十八个元宵节,多少个团圆的日子里却无法与家人团聚。
今天无意翻看手机相册,一张照片映入我的眼帘,思绪随着这张照片回到了年3月2日,那时我还是新厂派出所所长,那夜的月亮很圆,月光穿过派出所小院的竹林,婆娑又恬静,照在我们民警的身上,大地显得如此宁静和安详。像往年一样,执勤和巡逻的民警在中心广场和商业中心不留死角的对禁燃禁放进行检查,看到万家灯火团圆夜,我们何尝不想跟妻儿父母去团聚。晚上十一点,我在派出所食堂里将几袋汤圆放进大锅里煮好,静待战友们回来团聚。看到他们笑脸归来,排队站在厨房门口端起碗吃汤圆的模样,至今我无法遗忘,一边吃着汤圆一边谈笑风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个画面仿佛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那夜的月亮真的好圆,那夜的的汤圆真的好甜!
刘志坚
共青城市公安局民警
在传统的元宵佳节到来之际,我如约来到辖区青山村殷大娘家中,提前与老人共度元宵节。
殷冬梅老人年逾六旬,多年前患上癫痫病、脑梗,日常开支靠低保和丈夫钱叔务农维持,是我的帮扶对象。春节过完,眼瞅着元宵节到了,我带上一些水果、牛奶、食用油,在夜幕降临时,向老人送上元宵佳节的真诚祝愿。殷大娘和钱叔都非常高兴,钱叔烧旺了柴火,充分展现他的厨艺,在厨房里一阵忙碌,端出了几盘菜和热气腾腾的汤圆。
在这个干净、清爽的农家小屋,我和殷大娘老夫妻围着桌子坐下,唠着家常,询问殷大娘的病情和康复情况。
春风徐徐,真情脉脉,吃着一个个香甜、软糯的汤圆,虽然坚守岗位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是能与帮扶老人一起过节,仿佛找到了家的感觉,体会到了家人的温情。
陈友清
新余市仙女湖公安分局观巢派出所民警
入警十余载,想起入警第一年元宵节的那碗汤圆,心中不免升起阵阵暖意。
年是我入警的第一年,因为刚参加公安工作,对基础工作不熟悉,为尽快上手业务,我一头扎进所里学习,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妻子和刚出生的女儿都在外地,十分想念她们。所长看出了我的心思,就与我谈心,和我讲述他刚参加工作那会,也是这样过来的,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没有办法时常陪在家人身边,要家里人多理解、多体谅。
元宵节当天,我在所里值班,所长来到厨房,给我们煮了一大锅汤圆,并给我盛了一碗,亲手端给我,并对我说“小陈,来,吃碗汤圆,团团圆圆,我们一起过节!”
接过那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我不禁热泪盈眶,吃上一个汤圆,心里甜甜的、热乎乎的,虽然不能回去和家人团圆,心中有一些遗憾,但在单位有领导、同事的温馨陪伴,也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此后每年,我都会给自己煮上一碗汤圆,回忆我入警后那一丝甜美的回忆,回想起老所长对我说的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做群众的忠诚卫士!
刘敏洁
萍乡市公安局安源分局高坑派出所民警
我是高坑派出所的一员。隔离点成立之时,正是年的元宵佳节,高坑派出所全警上阵,各司其职,没有一个人掉队。我们每个人都是按照第一天派出所值班、第二天卡点值守、第三天隔离点值守的轨迹连轴转,不敢去想过节的事情,脑袋里都是工作时的掠影,在高度紧绷的状态下,只想保证工作不出岔。元宵节那天,我在卡点值守,我们教导员不打招呼地端来一盆汤圆,那天天气特别冷,下着小雨,汤圆冷得很快,但是我的心里暖暖的,去年的汤圆就是我吃过最甜的!那一刻的幸福被战友记录着保存了下来。所领导为弥补警员不能回家过节的遗憾,下厨煮元宵,配送至前线战士们手中,和大家一起在阵地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