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古老的观象台
四时主神供奉地—琅琊台发布:
“小寒”
为年1月5日23时04分39秒
壬寅年癸丑月癸亥日子时
琅琊台作为四时文化的发源地和二十四节气文化产生的重要根源,具有观测日出的极好坐标,将琅琊台和灵山岛北端、斋堂岛北端三点连线,就形成一个55度夹角的坐标,人们经过长期观测发现,当太阳第一缕曙光从这个坐标50°25’照射过来时候,小寒时节便到了。
节气·起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常言道:“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此时节强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下降明显,北方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南方霜雪交加,冷透肌骨。
正值寒冷节气,冷空气充斥在风景里。
冬日里的琅琊台在寒冬中也是一副倔强的模样,笔直挺立在山间,“冬衣”覆盖下依然葱翠。
节气·三候
时光从花明柳媚丰盈的春日,瘦成了天寒地冻的冷冬小寒。在这愈来愈冷的隆冬时节,小寒三候也随之而来。
一候
雁北乡
南飞的大雁感知到远方的呼唤,它们开始启程返乡,向北迁移。
二候
鹊始巢
此时,北方的喜鹊开始建筑自己的新家,憧憬着新的一年。
三候
雉始雊
“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到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节气·花信
在花开的前一天,会有风先来报信。《吕氏春秋》有云:“风不信,则其花不成。”风是守信的,到时必来,所以叫花信风。花信风从小寒开始吹,有二十四番。小寒到谷雨,四个月,八个节气,二十四候,每个候对应着一个花信风。
小寒三候对应的花信分别是: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小寒时节,望越楼的腊梅也含苞待放,找一个暖洋洋的冬日午后,来赴一场腊梅之约吧。
节气·民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今年小寒节气是“二九”的第六天。
小寒时节已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迎接新春,每到过年,靠海吃海的琅琊人都会做一桌海水豆腐,取其意“豆腐豆腐,过年兜福”的寓意。
节气·养生
“大寒,小寒,冷成冰团”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根据中国气象资料,小寒一般才是气温最低的时节,因此需要通过饮食和生活起居等方面来养阳。
北方冬日三件套:
羊肉火锅、糖炒栗子、烤红薯
冬季食宜温,适合喝热粥。燕麦粥,养心除烦;核桃粥,养阴固精;红薯粥,滋补肝肾。
小寒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进入了隆冬季节。此时的琅琊台,感受着冬日的暖阳,呼吸着凉薄的空气,让你可以在欣赏琅琊美景的同时身心舒畅,登山亦可锻炼身体,带给你一场冬日清新愉快的旅程。
冬日出游小贴士
1.注意旅游天气,雨天,雪天,雾天尽量避免出行。
2.注意路积雪积水,小心路滑跌倒。
3.爬山选择相对防滑一点的鞋子,建议“轻装上阵”,缩小步伐,稳步前行。
4.严控森林防火,进入景区前自觉上缴火种,不在景区使用明火,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请及时告知景区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