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说卢彦鹏从此我的情感都聚集在那一瞬

                            

原创PHOTOFAIRSPHOTOFAIRS影像艺术博览会收录于话题#影像艺术博览会38#影像艺术展讯2#艺术家说2

卢彦鹏,国内中生代摄影艺术家的杰出代表。近期,其个展“诗的显影”正在五月公园画廊(成都)展出。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以时间为线索呈现了《记忆迷失》、《石头的记忆》、风景系列《山雾》、《空气》,以及《借花献佛》和《乐章》五组作品。

在创作中,卢彦鹏迷恋暗房,微弱的灯光与缓慢的显影过程。一方面,他需要与相纸接触,并通过药水的波动来控制画面,另一方面他也常常通过手工显影的方式,将拍摄所凝结的时间,不断拉扯或加剧,从而形成了一种深刻的绘画性。这种绘画性不仅仅指向某几种典型元素的运用,而是指向一种有关记忆与情感的写作。卢彦鹏曾说:“当我不能画画时,就写诗来记录自己的感觉。当我不能写些什么时,就把绘画形成一种记忆。但当我遇到相机时,我似乎既不能写了,也不能画了,从此我的情感都聚集在那一瞬间。”

在今天的「艺术家说」中,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卢彦鹏,从他自身出发讲述拍摄背后的感受与创作时的所思所想。

摄影里回荡着音乐中的声响,电影中的一幕,又或者诗歌的一个段落。

——卢彦鹏

卢彦鹏,《石头的记忆,拖着石头的婴孩No.2》,。

图片来源

五月公园画廊(成都)

卢彦鹏,《一张脸,石头的记忆》,。

图片来源

五月公园画廊(成都)

《石头的记忆》也许是我最特殊的作品,是自己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个礼物!年,妻子创作了一卷47cmXcm的纸本素描《石头的记忆》,里面有部分作品与婴儿孕育过程相关。有趣的是,那段时间她刚好怀孕了。年,我路过三清山,偶遇一处宁静空间。那是一个空灵世界。在那里,我可以直接同草木对话。我知道,有一些生命在其中慢慢滋长,就像妻子的肚子慢慢隆起。于是,我想准备一份礼物,送给妻子与当时还未出生的宝宝。我“偷偷”拍了她的绘画,并且将画与我镜头中的风景结合在一起。一张摄影作品能否包含的更多?这是我所好奇的。《石头的记忆》拍摄于年,暗房制作完成于年。它不是摄影,也不是绘画,我更希望它是一首诗!

卢彦鹏,《雾中的树,山雾》,。

图片提供

五月公园画廊(成都)

卢彦鹏,《光下的树》,。

图片提供

五月公园画廊(成都)

《山雾》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写的一首诗:

我捡到一颗蛋黄

从树上

丢到

地下

有着放弃自由

无耻思想的

糟糕细胞

渐渐形成翅膀

你知道

脱落的

羽毛

在昨晚

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一座高山有着朦胧的雾

我们都叫它猪牛

有着一棵枯树和小孩天真的面孔

我们寻找猪牛

我们寻找雾

在此时我们变成了雾

开始咳嗽

摸着那颗蛋黄

和发烫的额头

开始飞翔

飞到烟雾迷乱的天空

和雾

在雾里种上一颗种子

一起变成了雾

4岁的表弟正与10岁的表妹一起讨论“雾”,还有“猪牛”。在他们的眼里,“雾”是令人恐惧的东西,而“猪牛”则被想象成“雾”的爸爸或者儿子,很有趣,所以我把他们说的话和当时的场景融合在一起。也许,“雾”就是“悟”吧。这个系列的作品都是胶片拍摄,手工暗房制作,某种程度像是在暗房里面绘画,用手直接触摸画面,由时间和药水的波动控制画面。

卢彦鹏,《月亮和镜子NO.1,记忆迷失》,。

图片提供

五月公园画廊(成都)

卢彦鹏,《记忆迷失,月亮和镜子No2》,。

图片提供

五月公园画廊(成都)

《记忆迷失》拍摄于-年。那是我刚开始摄影的时候,总想在一张作品里包含更多“记忆”,“感觉”,而不止是“一瞬间”。这组作品都是在夜晚拍摄的,使用了长时间曝光,有时候30秒,有时候1分钟。我总觉得曝光60秒和1/秒是不一样的。这里面夹杂着童年和当下,很矛盾,而我在里面寻觅着又迷失着。

卢彦鹏,《借花献佛》,-。

图片提供

五月公园画廊(成都)

卢彦鹏,《借花献佛,水中佛》,。

图片提供

五月公园画廊(成都)

这组名为《借花献佛》的作品,实际上来源于一个特别简单的想法:把烟花送个佛像,跟他打一个招呼,说一声你好。烟花与佛像的重叠进一步减轻了重量。古时人们完成塑像后,都要在佛像背后开孔洞,放入经咒、五谷、药材或金属肺肝并封印,以期神力。烟花似乎就是依据传统式样雕刻的匠人在装藏那一瞬的灵光乍现,它调动了图像的运动感,让尘埃落定的形体有了一种继续塑造的可能。时间和空间的中介者,用两个当下的重叠,完成了一次借花献佛。

原标题:《艺术家说

卢彦鹏:从此我的情感都聚集在那一瞬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