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李玉坤实习生谢雁冰傅中行)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其后,各省份纷纷筹备恢复事宜,推出相关政策积极响应。
此前,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统一要求,旅行社及在线旅游机构的国内旅游团队业务和“机票+酒店”服务1月24日起停止,1月27日后包括出境团队在内的所有团队游业务和“机票+酒店”服务也全部暂停。多天后,旅游业迎来了好消息。
各地发布了怎样的旅游相关政策?消费者旅游意愿如何?今年以来全球旅游业损失有多严重?各地旅游业回暖趋势如何?记者通过公开数据梳理,再现疫情以来旅游业的寒冬与曙光。
约20省份恢复跨省团队游
7月20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介绍,即日起,恢复北京市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旅游团队及“机票+酒店”业务。
7月21日起,北京市属11家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的45处参观游览场所全面恢复有序开放,包括颐和园文昌院、天坛公园斋宫等。
按照文旅部的《通知》,旅游景区要继续贯彻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中、高风险地区不得开展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出入境旅游业务暂不恢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上海、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海南、山东、北京、河北、福建等约20个省(区、市)出台恢复跨省团队游的相关政策,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适应市场需求,推出高质量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大众旅游需求。
多地推出特色旅游线路
在宣布恢复跨省团队游的同时,多地打包推出了特色旅游线路,有的省份甚至向游客发放优惠券。
7月15日,贵州省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恢复跨省团队游,将向省内外游客发放价值万元的贵州文化旅游惠民券,并推出个贵州安心跟团游产品、多个贵州自由行产品。
同日,四川、江西也宣布恢复跨省团队游,并上线跨省团队游线路。江西省文旅厅表示,7月16日当天,三清山就吸引了10多个跨省旅游团队的数百名省外游客前来。
近日,吉林省文旅厅也开展了“到吉林森呼吸-疫后首发团招募活动”,面向国内低风险地区广泛招募旅游消费者,提供较低出游价格、较高服务标准和较丰富的线路产品,通过省际间旅游协会,积极开展外联促销活动,制定首发团补贴机制,以期尽快促成省外游客的破冰之旅。
保持防疫措施,有地方实行熔断机制
7月20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冠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后旅游业相关政策,要求市民和游客游览公园、景区或入住乡村民宿需提前预约,未预约勿前往;不接受14天内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和入境人员入住酒店和乡村民宿或进入景区游览;低风险地区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和乡村民宿需健康宝显示“未见异常”等。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也再发通知,要求校内外各单位不组织、不接待面向学生群体的夏令营、社会实践等聚集性活动。
7月16日,上海文旅局下发了《上海市旅行社有序恢复经营疫情防控措施》,对旅游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要配备防护用品、加强风险研判和行前排查;游客应增强自我防控意识,在报名时主动配合出示健康码并在出行前再次核验。同时,还提倡小规模团队,分时、分批、分区开展旅游活动,避免游客聚集。
7月16日,湖南省文旅厅在恢复跨省组团游通知中要求,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恢复旅行社跨省团队旅游。明确要求,旅行社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