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都双年展参展艺术家,著名当代艺术家周春芽表示,成都双年展的开幕体现了成都市做为一个大城市积极乐观顽强奋进和开放的姿态。双年展不仅仅是展示了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也不仅仅是来自各地各国艺术家的学术交流。双年展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
他提到,成都将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除了经济指标要达到先进发达的行列,文化的精神指标也会有所体现。“我们希望成都双年展能永远办下去,成为成都文化的地标!像世界上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那样成为城市的节日。”
谈及此次参展作品《丹台春晓》《生紫煙》《指云相赠》,周春芽介绍说,今年春天,他和朋友去了江西三清山。三清山山形很像黄山,但比黄山小巧秀丽,岩壑更显奇峻,景点也比黄山集中,移步换景、放眼如画。路过一块土红色岩石,忽然想起了王蒙的《丹台春晓图》。那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一件有如神谕的经典名作,启迪过陆广、沈周、董其昌、王时敏、王原祁。“《丹台春晓》神龙见首不见尾,我们今天只能在文献和历代前贤的笔墨丘壑中中去悬想和猜测它的神奇了。画虽不在,风景依旧。其实大自然总是最让人感动的,不管人类历史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变迁,不管过去几百年,那些山石和树木都始终在那里,不曾改变。”他感慨道。
他说,他们上山的时候下起了大雨,冒雨行至半山腰时,雨突然停住了,阳光忽隐忽现,云雾缭绕中山石影影绰绰,越来越清透,越来越温润,而阳光的反光背面却是对比色暗紫色,脑海里突然想起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生紫煙”三个字——第二幅画《生紫煙》诞生了。
周春芽表示,和知识渊博的朋友一起旅行可以倾听他们的真知和高见,很感谢他们可以一起分享各自宝贵的感受,想要送他们些什么,但这林泉青山里只有清淡飘渺的白云。南朝陶弘景认为这山中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可是我想,送给他们这满谷云朵、满心欢喜,也是深深的情谊啊!《指云相赠》就是以这个主题完成的。”他透露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王嘉摄影胡大田编辑宋和霄校对李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