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拂面的清风,三月就这样来了,没有了二月的喧嚣,三月自有三月的热闹。在寻巢的归燕中,在含苞的花红中,在缠绵的春雨中,在抽芽的柳丝中,春天已无处不在。三月的样,灵动自然,三月的心声,情思百转。三月的浪漫,独一无二。
有位旅行家说过:游览一事,不必拘于晴空,而晦明风雨,各臻其妙。游览三清山,的确如此。栈道犹如装饰三清山的一条纤细玉带,沿着山势蜿蜒环绕,虽小却平坦,无论临绝壁还是危崖,都无惊无险地保持一份悠闲赏景的心情。
细雨遮山,天地茫茫,“旷然出尘境”说的正是此情此景。草木在雨水冲洗下更绿更精神。这里植被茂盛,名花古树药材比比皆是。数量最多的花种是杜鹃,杜鹃树不像别处那样弱不禁风,树干碗口粗,树皮老态,挂着树牌,写着“猴头杜鹃”的字样。春暖花开之时,满山遍野开满万紫千红的杜鹃、洁白如玉花气袭人的天女花、花大如手掌亭亭玉立的高山玉兰。让你陶醉在对花海的想象里。
也许在这初秋季节也盛开着高洁的名花,却淹没在雨雾里了。松树又是此山一道亮丽的风景,“台湾松”的牌子随处可见,它们的倩影不时从眼前晃过。峰顶上兀立着,绝壁外斜挂着,与光秃的石头拥抱着,三五棵相互依偎着,两两脉脉含情对视着。形状那么美,针叶那么青。据说山上还生长着华东黄衫、香榧、南方红豆杉、南方铁杉等珍稀濒危植物,它们骄傲地告诉世人,这里仍是原始森林一片。“入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三清山兼具了山深林密这两大山景之美的要谛。
石骨嶙峋、攒峦夹翠的山容真是涉目成赏。我们却置身于飘飘渺渺的仙境。在雨季的浓雾中,万物被吞没,咫尺不辨。阳光海岸“乾坤台”此时成了照相留影的最佳处,男女老少站于此处,浩瀚无边的雾海给自己“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的奇妙感觉。有时候它把千百座山峰变成白浪滔滔中的岛屿,峰林顶巅浮出云间。无限苍茫隐约中,前前后后,峰尖这儿、那儿地浮着、沉着、涌着、退着。待它们散去,乳白色的淡雾又从谷底升起,缭绕着巨峰,山峰忽隐忽现。随着一阵沁心的微寒,轻雾又如梦似幻飘飘荡荡地来,给山峰、树木披上白纱,让它们更婀娜多姿。怪不得这里被称为“云雾的家乡”。
大概是三清山不想让我们带着太多遗憾而离去的缘故,无雾的时候,秀丽风光一览无遗。“奇石的画廊”这美誉果真名不虚传。山上的石峰为花岗岩,坚硬、挺拔,有光滑的纹理线,绿树悬缀其上,无云无雾也苍翠纷飞。粗扫一眼也为它们的千姿百态折服:有的高而展,有的危而尖,有的如攒如劈,有的如双芝骈立,有的铮铮屼突,有的排列而起,有的簇若林笋。
而众所周知,三清山的奇峰都以象形著称。那九天锦屏,活脱脱的就是一面规格齐整的素洁屏风,屏壁上恰到好处地点缀着绿纹。司春女神、巨蟒出山、五老拜三清、母子石等奇峰的名字是那么恰切。未命名的似在考验我们的想象力。你看,这儿莫名其妙地伸出一个手指来;那儿有一位秀发披肩的少女;此石像动物的卷长鼻子,彼峰像正高昂嘶鸣骏马,还有戴帽的和尚、披战袍的将军、骆驼的耸峰。三清山的石峰就是这样让世人观赏,引来者遐思。
游览三清山,那平坦的栈道,那缥缈的雾,那苍翠的松,那骨态嶙峋的峰,那白练腾空般的飞瀑,都令人难忘,这是一座百游不倦的好山。你眼中的三清山是咋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