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也有时间观,放到一年,是淡旺季;放到一天,则是白天与黑夜。
一直以来,我国各大旅游目的地都是主攻白天,但是近年,从国家到地方都开始重视并鼓励夜间经济的发展,夜晚也逐步登上旅游舞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从年11月25日起提出适当延长游览开放时间,鼓励开发夜间游览项目。
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更于年12月12日联合印发《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再次强调夜间旅游。
更有人调侃道:未来,“Z世代”的旅游将是白天“睡觉睡到自然醒”,晚上“睡什么睡起来嗨”。
当白天被压缩,夜晚被拉长,消费已占据三成的夜间旅游市场将继续增长。
“越夜越精彩”
伴随着旅游产品与旅游业态的不断丰富,旅游的新奇度不断被更新,一波又一波新的事物吸引游客的眼球。
本质来说,旅游景区要抓住游客的心,体现在时间停留度上,游客对景区感兴趣,游乐、休闲项目对其有吸引力,才愿意较长时间留下来玩。
因此“文化夜市”“夜游博物馆”“夜游景区”等不断进入人们视野,成为了各个城市的“夜生活“打卡圣地,吸引了大量的观光游客。
7月6日,携程发布《上半年旅游夜经济报告》。
数据显示,年上半年用户人均夜游次数达1.3次,夜游人均消费达元;上半年夜游景区及玩乐门票销量同比增长%。
据了解,“夜经济”覆盖了当日18时至次日凌晨2时所发生的服务业类经济活动,几乎涵盖了商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所有第三产业。
今年五一黄金周、端午节夜游门票订单量对比年同期分别增幅为1.5倍、3倍左右。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近三成的亲子家庭选择夜游,亲子夜游家庭同比去年增长%。
夜间旅游作为夜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城市目的地经济增长、文旅产品供给结构优化、居民及游客消费体验提升具有多重意义。
在拓展旅游消费场景的同时,也能有效延长本地居民消费市场及游客停留时长,尤其有助于转化更多过夜游客,为城市旅游消费带来增量空间。
如何塑造有灵魂的沉浸式夜游?
传统的白天景区游览犹如走马观花,匆忙且急躁,而夜晚环境舒适,人们更加容易进入休闲旅游体验状态。
在夜游年轻化、亲子化等趋势下,常见的逛夜市、坐游船等单一的产品模式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此时,一场好的文旅演艺能够利用景区的自然资源营造景观效果,通过灯光、置景、特效、多媒体等各种渲染手法;
在多角度的实景化环境中为游客讲述景区的故事与文化,让游客在旅游体验过程中,营造出更多维度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葛仙村·江西夜游新地标
例如,上饶市铅山县葛仙村旅游度假区,通过文化融入、夜游引爆、名人引流等具体措施,以傲人的成绩成为了江西夜游景点打造的典范。
从年5月1日开业到10月8日,葛仙村共接待了人,总营收超过1亿元,酒店入住率达到66%;
游客总人数超过了滕王阁、三清山、井冈山、龙虎山、萍乡武功山等重点景区今年以来的接待量,仅次于庐山排全省第2位。
葛仙村背靠武夷山北麓的江西著名祈福圣地葛仙山,景区的规划打造主要以东汉末年葛玄在葛仙山修道成仙的事迹为线索。
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和历史要素,贯穿中国传统生活美学思想,运用古典山水园林景观手法,再现了一个汉末时期的小山村,创造了一个“仙”气十足的世外桃源。
在氛围营造上,景区通过植入灯光、声响、3D投影等现代数字科技元素,创意设计唯美夜景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震撼画面,打造丰富而独具趣味性的“品仙食·浪漫星空晚餐、观仙景·梦幻水幕电影、享仙乐·互动演绎剧场等六大夜游产品体系。
组合式打造了玉清台、洗尘门、缘生池等19个夜游景点,为游客营造了多角度的场景化情境和多维度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在知名度打造上,葛仙村最重要的是通过以引流明星为利器,将明星大腕、直播达人、旅游潮人、网红节目等作为切入点;
以葛仙村特有的差异化卖点为素材,借势跨界品牌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带动粉丝圈层、泛旅行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