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气象调色板染亮江西中

导 读 

湘江和绵江在赣南大地上奔涌,围绕江西会昌县城拐了一个半圆形的弯,此处风景绝佳。毛泽东在这里写下千古名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如今,“江西风景独好”这一旅游品牌响彻全国,为该省生态优势做出“江西注解”。锚定深入实施江西特色生态文明气象服务的目标,该省成为全国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试点省。当地气象部门为江西这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又做出怎样的“气象注解”?

11月1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推进会将在江西省靖安县召开。江西气象部门如何为当地大美生态“调色”?

本文带你揭晓赣鄱大地的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江西南昌滕王阁。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活活一个“云痴”,掉进庐山的“云”里,欲绝粒而食云,欲幞被而眠云。清朝有名的舒天香,是庐山上的老话题。

而这山上的气象人,不仅是云痴,也是雨痴、雾痴,甚至是雷痴。护庐山尽展奇姿异态,少不得气象景观预报服务作支撑。

63岁的河长余于平,护着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的北潦河,管着米河道。

江西乡村的恬静生活。图片来源:cfp

视觉中国

在落实“河长制”的当下,余河长要想让责任不落空,就得想着法子让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入河、黄土不见天。佑游人在此晓行夜宿,缺不了生态气象服务作保障。

江西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詹丰兴对此的认识简洁而深刻:“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是新时代赋予气象部门的一项重任。”

高位谋划,勾皴点染绘山水

年11月20日,从江西省发改委传来关乎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喜讯——《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被正式批复,这标志着江西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江西气象部门的思路紧跟其后:能否结合气象部门职责和优势,有效对接需求,为全省发展献智献力?一份气象服务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在省气象局领导班子匠心酝酿中,渐有雏形。

次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婺源晒秋。中国气象报通讯员陈忠摄影

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视察,要求江西“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同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江西成为三大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

很快,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成员里,出现了江西省气象局的名字。带着主动试水的姿态,气象部门开始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策措施研究。

“气象部门是我们行动的‘眼睛’,要充分发挥‘眼睛’的作用。”江西省委书记刘奇殷殷期望。

“要探索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雅鸣谆谆嘱托。

近年来,江西省气象局先后编制印发《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气象保障行动方案(-年)》。

据此,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工程,并推动该工程纳入《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写入《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共同推进江西“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合作协议》等。

在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的筹谋和实践中,詹丰兴也一再强调,要从思想认识出发,提高政治站位,用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强大思想武器。

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作,是履行部门职责、践行气象发展新理念的具体行动,也是助力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目标实现的价值体现。

气象就是大自然的呼与吸。大自然是否“健康”,从呼吸里便能感知。

“不能等到不可救药了,才开始行动;就是要在能‘就药’阶段,大声疾呼、科学应对。”江西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傅敏宁说,做不好生态环保工作,做不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就是本领不够,甚至是政治不过硬的表现。

深度融入,逐浪前行海天阔

鄱阳湖这只温柔的手,又快到了“骨瘦如柴”的枯水期。

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工程师陈兴娟,对比丰水期与枯水期,看着水域从“丰腴”变成“细条”,感慨气象遥感的神奇。

鄱阳湖湿地。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0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