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乞丐欲见周总理被阻拦,乞丐我叫项与年

年,中央苏区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位年纪很大,衣着邋遢的乞丐一大早就守在那儿,直言要见周总理。

这让当时的红军战士们十分为难,周总理身份特殊,而眼前这个乞丐身份不明,如何能让他见。

但经过慎重考虑后他们还是决定向上级汇报,最终让他见到了周总理。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个乞丐见完周总理后的第三天,红军就开始了慢慢长征路。

这个乞丐是谁?他因何原因执意要见周总理?他又向周总理说了什么?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探索那段血泪史。

项与年

暗藏身份,奉献革命

这个“乞丐”名叫项与年,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红军战士。

年,项与年加入了共产党。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之后,组织发现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暗中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

一天傍晚,在项与年忙完工作后,接到了一通意外来电。

电话另一端虽然没有透露姓名,但项与年知道,来电之人正是当时带领自己宣誓的领导。这让项与年有些受宠若惊,于是他便立刻询问对方,上级是否有新的任务。

项与年

领导见他马上便识破了自己的身份,不由得有些吃惊。

“小项啊,是我低估你了,我还以为你认不出我了呢!现在是这么个情况,如今组织急需一个人隐藏身份暗中参与情报搜集工作,我看你机灵又会办事,就向上级领导推荐了你。现在打电话是想来问问你的意见。”

项与年听到这份“重任”也不由得愣了一下,然后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十分感谢领导的肯定,请领导放心,我一切事物都坚决听从组织安排,我一定会不负组织的期望,会好好工作的!”

这让电话另一端的领导十分欣慰,赞许地点点头。

“小项有你这个态度我就放心了,到时候会有专门的人员跟你对接工作,小伙子好好干!”

电话这端的项与年早已热血沸腾,他望着头顶的那轮皎皎明月,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出些成绩来。

很快,他便被安排成为了上海一所小学的校长,并借助这一身份的掩护暗中搜集了许多重要情报,为革命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抓住叛徒,铲除威胁

大革命失败后,为保护现存的情报信息,中共中央经过商讨研究后决定成立中央特科,周总理就是其中的重要参与人物。

因为工作表现优异出色,项与年也参与到了这个组织之中,主要负责叛徒的抓捕工作。

年,当时身居要职的几名同志,在上海一处隐秘之地开会时,被英国巡捕房逮捕,壮烈牺牲。

经过深入调查,组织发现这件事并非偶然,是有人提前向英国巡捕房告密,这才导致了开会的事情败露。

而这名告密的叛徒正是中共中央党委秘书白鑫。组织在确定了告密人的具体身份后,便立刻下达了通缉令,要求尽全力对白鑫这个叛徒实施抓捕。

而抓捕行动的这一重担,也就落到了由项与年参加的行动科身上。听到上级领导给予自己的任务,项与年眸色中满是坚定。

“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虽然项与年带着百分之百的信心与决心,但白鑫知道自己身份暴露后就躲进了法租界内,这无疑给抓捕行动增添了许多难度。

项与年

执行行动之前,项与年向手下嘱咐。

“兄弟们,我知道这次的行动会有一定困难,但我们一定要尽全力铲除白鑫,我得到消息称他今晚要乘船出国逃跑,我们一定要赶在他上船之前将他击毙,一旦让他逃跑成功,会有无数多余的麻烦。”

那天傍晚,埋伏了许久的共产党员们,终于见到了几个月都未曾现身的白鑫。只见他的身边围满了国民党的士兵,护送他向道路另一边的汽车走去。

在白鑫即将登车时,他的背后传来了一声怒吼,正当他回头看时,一阵“砰砰”的枪声划破了黑夜的宁静,一旁的士兵纷纷倒了下去,白鑫也中了两枪。

白鑫

但这两枪也都没有打中要害,白鑫捂着伤口,踉跄着想趁着混乱逃走,可他的这些小动作又哪里能逃得过项与年的火眼金睛。

随后,项与年带着几个兄弟追了上去,一路追逐,最后成功将白鑫击毙,顺利完成了组织交给他的任务,铲除了这个巨大的威胁。

铁桶计划,九死一生

在完成铲除白鑫的任务后,项与年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这也让他愈发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

年,党中央得到了一条,蒋介石即将在庐山秘密召开会议的重要情报。

莫雄

这一情报的提供者,正是在国民党身居要职的莫雄同志。他在参与国民党后逐渐发现许多事情都与自己的信仰背道而驰,也就悄悄加入了共产党的阵营。

在开完会后,莫雄马上联系了和他对接的同志,很快,他便和项与年等人顺利“接头”。两人见面之后,莫雄脸色苍白,从口袋里掏出了几张纸。

“你们自己看吧。”

项与年打开纸,“铁桶围剿计划”六个大字映入眼帘。而下面,详细地写着具体的方案计划,以及作战详情。

蒋介石

看过之后,项与年和旁边的几个同志交换了眼神,大家也都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如果国民党真的按照这份计划采取行动的话,那势必会给我军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眼前的这个形式让每个人也都不由得捏了一把汗。在这九死一生的严峻形式下,项与年面色凝重,久久不语。

化身乞丐,远征出发

看着莫雄带来的那几张纸上所盖的“绝密”的印章,项与年心中满是不安。

他知道,这份文件一定要尽快交给组织,但如果稍有不慎,这份文件让敌人搜查到的话,不仅莫雄会性命不保,而且也会让我党处于不利的被动地位。

周总理

到底该怎样将这份绝密文件运出城呢?这成为了项与年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经过商讨后,项与年决定把自己伪装成乞丐,护送这份重要情报出城,保证它可以顺利交到中央苏区的同志们身上。

虽然,这样的决定对项与年来说也有着极大的风险,但现在时间紧迫,他也只能够背水一战了。

那天晚上,项与年伫立在窗前,抬头看着那轮明月,回想起了当年自己第一次接受任务的情景。

项与年和莫雄

如今时过境迁,他也不再是当年只有一股脑冲动的热血青年。前路充满未知危机四伏,可为了大局考虑,他也只得迎难而上。

第二天一早,藏好了情报的“乞丐”项与年开始了他的“乞讨之旅”。

为了伪装得更像不引人怀疑,他白天一般也都会混迹在丐帮中跟随他们一同乞讨,趁着夜深人静时再悄悄赶路。

而在出城的关卡处因为有重兵把守,轻易不容易蒙混过关。

项与年

但经过观察后,他发现每天晚上都会有一辆大卡车从城内去往城外,因为车里装的都是垃圾,根本不会有人检查车厢,比较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他将这辆卡车当成了,可以送自己出城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这天晚上,项与年在暗中蹲守,趁着司机停车和旁人交谈的功夫,他悄悄爬进了车厢,就这样,他在大卡车的掩护之下顺利出了城。

而他在跳车的时候,却因车速过快,一不小心直接滚了下去,最后还伤到了脚踝。

周总理

项与年在地下滚了几圈,躺在了无人的荒地上,虽然他的意识已经有些模糊了,但双手还是紧紧地捂在肚子那里,因为那里装着他需要护送的情报。

顾不上停下来查看自己受伤的脚踝,他一瘸一拐地继续向前走着。

对他来说,这些小伤一点都不重要,如今时间紧迫,他必须赶在计划实施之前将这份重要情报送达。

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项与年顺利到达了中央苏区根据地,他看着山顶上那面随风飘扬的旗子,忍不住热泪盈眶。

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激动的时候,此次任务也只是完成了三分之二,于是,他紧紧地捂着肚子,开始寻找身穿制服的红军战士。

顺利会晤,贡献突出

很快,项与年找到了两个背着步枪,身穿制服的小伙子,马上便叫住了他们,一瘸一拐地向他们的方向靠近。

听到呼喊声后,两个红军战士定睛一看是个乞丐也便放松了警惕,他们低下头,在自己的衣服口袋里寻找着什么。

不一会儿,其中一个小伙子在兜里掏出了一个馒头,递给了项与年。

周总理

“老伯,看您这个模样一定是饿了吧,我这有个馒头您拿去垫垫肚子。”

“是啊老伯,我们俩今天出来巡逻没带太多干粮,这两个馒头您拿着。有什么问题就跟我们说,我们红军是专门为老百姓办事的!”

项与年接过馒头,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

“老伯,您要没什么事我们就继续巡逻去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您再和我们说。”

看着他们要离开,项与年再次叫住了他们,而他说出的话也让两个人惊诧不已。

周总理

“谢谢你们的干粮,我的确有事需要你们帮助,麻烦你们带我去见周总理。”

听到他要见周总理,两个人对视一眼,开始警惕了起来。

“老伯您找周总理有什么事吗?”

项与年看着两人戒备的模样,不由得笑了起来。

“你们告诉周总理,有个叫项与年的人要见他一面,而且他身上带有重要的情报。”

看着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两个人怕他真的带了什么重要情报,不敢耽误,一个人留在原地看着他,另一个则跑去向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

而当周总理得知有一个乞丐要见他的时候也十分奇怪,但当他听说这个乞丐名叫“项与年”后,便急忙让人把他带来。

就这样,项与年顺利见到了周总理。两人见面的那一刻,周总理紧紧握着他的手,丝毫不在意他的邋遢。

“老项啊,这当年一别咱哥俩好久都再也没机会见面了啊!你咋还把自己弄成了这个样子?对了,听下属说你见我是有重要的情报要汇报给我,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项与年抹了把头上的汗,小心翼翼地从内衬的兜里,掏出了那几张薄薄的纸。

“周总理,您一定知道之前因信仰不同投奔我党的莫雄同志。前些日子蒋介石在庐山牯岭秘密召开会议,制定了惨无人道的铁桶计划,企图对我们赶尽杀绝。为了及时将这份重要情报护送出城,我只得暂时将自己伪装成乞丐才能躲避国民党的追查。在半路上我不小心崴了脚,便耽误了些时日,要不这份情报可以更早送到总理手中的。”

听完他的叙述,周总理面色凝重地上前查看那几张印着“绝密”的纸张,当他细细看过一遍后,饶是见过大世面的周总理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他再次握住项与年的手,真诚地说道。

莫雄

“老项,谢谢你冒这么大的风险把这份情报送到了这里。这份情报真的十分重要,它关乎着千千万万红军战士的生命啊!看来蒋介石这回是真的要对我们赶尽杀绝了!老项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

然而,项与年听完周总理的话,只是摇了摇头。

“我们都是自己人说什么谢谢,这份功劳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换去来的。总理您先忙,我去洗个澡换身衣裳,这么多天都快臭了!”

周总理哈哈大笑,立刻安排人带他前去洗漱。

三天后,在党中央的安排之下红军战士开始长征,顺利的化险为夷。

正是因为莫雄提供了正确的情报信息,再加上项与年不惧生死的护送,这才让红军得以“虎口逃生”。

虽然项与年同志早已去世,但是他不怕牺牲,为国奉献的革命精神却永存于历史长河中,经久不息,代代相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