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谷滩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朝哪些目标干!
“十四五”时期是我区如期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区正式迈入“行政区时代”后的第一个五年。
空间分布
以中央商务区、九龙湖新城西部组团为核心,以交通要道为轴带,串联九龙湖、红角洲、凤凰洲、生米镇片区,引导人口与产业集聚,构建“两核、两轴、四区”的发展格局。
两核,即中央商务区和九龙湖新城西部组团。依托全省金融商务区,强化金融业的配套服务与产业延伸,推动业态高端化、特色化发展,精心打造具备高端特征的中央商务区,力争成为知识经济产业和高端商务商业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依托九龙湖新城西部组团,突出文教科创、宜居生活和配套服务,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引导要素和人口集聚,力争成为大南昌都市圈高端企业聚集、辐射力和影响力强的区域中心。
两轴,即九龙大道-丰和大道、赣江大道两条发展轴。其中,九龙大道-丰和大道发展轴,充分发挥九龙大道辐射九龙湖片区等新建区域的作用,丰和大道串联红角洲、中央商务区、凤凰洲等建成区域的作用,南端推进VR产业、时尚会展、创新创业服务、科技研发等新兴产业发展,中段发展金融、总部经济等优势产业,北段发展文化创意、高端商贸等相关产业,形成综合发展轴;赣江大道发展轴,北段依托江西省文化中心等发展新媒体、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中段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休闲、商务服务等相关产业,南段依托省行政中心发展总部经济、商务咨询、创新创业等相关业态,形成特色发展轴带。
四区,即九龙湖、红角洲、凤凰洲、生米镇四大片区。其中,九龙湖片区依托绿地国际博览城,以持续举办世界VR产业大会为引擎,发展高层次、国际化的会展服务业;依托高铁西站,高标准建设新型综合商圈,积极建设集高端商贸、商务会展、总部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高铁经济综合区;依托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的国际体育文化赛会中心,充分利用九龙湖景观资源、环湖布置省级科技文化场馆和旅游接待服务中心等设施,构建功能完善、业态丰富、充满活力的全能滨江生活区。红角洲片区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引领和集聚一批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推动校区和片区联动发展,打造产业技术创新的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和高端人才团队的集聚区;聚焦华南万象城区域,推动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主导的商贸服务业,积极建设综合商贸流通中心;积极服务配套江西省级行政中心建设,打造成为集商业休闲、酒店办公、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功能区。凤凰洲片区在铜锣湾广场的基础上,面向大南昌都市圈,发展大型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区、精品写字楼、五星级酒店、休闲娱乐中心、中小型专题会展,提升区域商贸、商务及会展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依托凤凰洲市民公园“一线三点”,建军雕塑广场、牛行车站与南昌起义展示馆、永久停泊的南昌舰、与位于生米镇的南昌军事主题公园等系列红色文化经典,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特色红色旅游产业,树立起城市红色文化旅游繁荣发展的新地标,打造区域性红色文化旅游新高地。生米镇片区依托VR科创城、融创文化旅游城、滨江温泉城等,大力发展以VR为引领的数字经济;依托保利大剧院、区级文化中心等文化项目,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创意、旅游度假、中高端商贸等服务业态,积极发展温泉养生、健康养老产业;发挥千年古镇优势,全面改善镇域环境面貌,建设集都市农业、旅游度假、休闲居住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九龙湖布局
加快九龙湖片区道路建设力度,推进红角洲、凤凰洲片区道路提升改造,实施“断头路”畅通工程、“瓶颈路”拓宽工程,构筑快速、通达的路网体系。合理配置人行立交、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建设地下交通通道,形成立体快速交通路网。积极配合九龙大桥建设,加速跨江联动发展。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开展九龙湖路网二期海绵城市试点,着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全省一流的海绵城市和管廊建设示范区。稳步实施供水管网共建项目,推进九龙湖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同步配套建设收集管网。加快推进“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配套完善幼儿园、养老中心、医疗卫生、商业、文体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到年,力争“1+5+X”社区邻里中心数量达到70个。
大力实施九龙湖市政基础设施路网五期、六期、七期工程,稳步推进三清山大道对接丰厚一级公路工程、抚州大街西延工程,力争“十四五”时期九龙湖新城西部组团主干道路路网、次干道路路网、支路路网基本建成通车。在九龙湖新城宜春大街以南片区,全面启动九龙湖综合管廊二期、三期建设。紧密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借鉴浙江未来社区建设模式,突出全生活链功能配置,创新设计“模块集成”,打造更有归属感、舒适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大力推进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高中、医院、区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安置点生米镇铁路村拆迁安置房、曾岗村安置房、东城花园二期、南路村二期项目建设。
商业布局
大力发展中高端商贸服务、夜经济,培育多元化智慧商圈,打造大南昌都市圈高端购物区、商贸新业态集聚区、智慧商贸引领区。到年,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亿元,年均增长8.0%左右。
发挥以万达广场、铜锣湾、融创茂等为核心的五大时尚消费商圈的引领作用,加大商贸领域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知名高端品牌和轻奢时尚品牌。合理布局大型商业设施和网点,促进特色商业适度集聚,培育和打造一批城市地标性商圈、商贸综合体、特色商业街。
大力推进世茂APM商业中心、明园九龙湾商业综合体、莱蒙都会购物中心、中唯商业中心、华润中心、大都会等商业综合体建设,实施凤凰商贸城升级改造工程。引进国际国内精品百货、高端品牌专营店、快消连锁品牌旗舰店、潮流主题概念店等多种新型商业业态,打造全省首店、名店集合地,不断增强区域购物吸引力。加快传统商贸和实体商业发展模式创新,做精做深体验消费,重点支持商旅文体联动的体验购物中心、创新实验工厂区域店、文化创意店及主题餐饮等多种新模式,推动传统销售场所向社交体验、时尚消费、信息消费、文化消费等新兴业态转变。
教育布局
加快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开发利用,打造全省文化金融示范区、文化科技示范区,不断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到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
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幼儿园供给,扩大规模及覆盖面。稳步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提高公办幼儿园的比例和公办幼儿园的入园率。完善学前教育网点布局,大力推进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扩充公办、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到年,力争全区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53%,学龄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占比达到85%。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适度超前原则,优化义务教育网点布局,加快推进绿地国际博览城九年一贯制学校、保利高尔夫花园小学、红谷一小(二期)、前湖小学(二期)、云溪学校(二期)、石钟山路学校、红谷南大道学校、阁皂山大道学校、九龙湖片区JLH-B04地块学校、九龙湖片区JLH-A01地块学校、九龙湖片区JLH-A04地块学校、凤凰洲HGT-B04地块小学、西站HJZ-A04地块学校建设,满足城镇新增人员和进城居住人员的教育需求,有效破解“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教育经费收支的全面预算管理,切实增强中小学校支撑内涵发展的能力。到年,确保全区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持续保持%。
全面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配合市级有关部门,新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推动形成一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和特色高中。鼓励引进国内外优质高中教育资源,适度建设高品质民办学校和国际学校,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教育品牌。对标北京四中等国内知名学校,建设江西顶尖的特色教育示范样板。到年,全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