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昌吉赣客专、打通28个高速出省通道、建成三清山机场……昨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我省交通运输在“十三五”取得的成就,并展望了“十四五”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初步思路。
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公里
记者了解到,五年来,全省综合交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34%。年全省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将突破亿元,创历史新高。年底,全省综合交通网络里程达到22万公里,较“十二五”末增加32.5%。
在铁路方面,“十三五”建成运营昌吉赣客专、武九客专、九景衢铁路、蒙华铁路等重点铁路项目公里,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公里,其中公里/小时及以上的铁路里程达到公里,“五纵五横”干线铁路网基本形成。“十三五”建成18条高速公路共公里,全省通车总里程达公里,打通了28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形成了“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高速公路网。
在全国率先实现25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
在公路方面,也有许多亮点,完成升级改造公里(其中,国道公里、省道公里),普通国道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92%,普通省道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58%,实现国省道覆盖所有县城和86%的乡镇。
“十三五”完成新、改建公路公里,打造美丽生态文明农村路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8.4万公里,县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55%。在全国率先实现25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去年全省又实现了“组组通”水泥(柏油)路,惠及7.4万个自然村和多万老百姓。
在水运方面,“十三五”新增高等级航道公里,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将达到公里,高等级航道达标率达到95.2%,赣江、信江基本具备三级通航条件,“两横一纵”高等级航道网基本形成。建成九江红光码头一期、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九江港瑞昌港区理文物流码头等一批重点港口项目,全省内河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达到个,千吨以上深水泊位个,集装箱码头泊位7个,吞吐能力达到1.65亿吨、集装箱63.5万标箱。
民用机场也是一个省份软实力的体现,“十三五”建成上饶三清山机场,完成南昌昌北国际机场T1国际航站楼改造、九江机场复航改造以及赣州、吉安、宜春机场改扩建工程,启动昌北国际机场三期扩建、瑞金机场建设,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跻身千万级枢纽机场行列,全省形成“一干六支”民用运输机场格局。
“十四五”将全面启动交通强省建设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全面启动交通强省建设的第一个五年。到年,交通强省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我省将加快完善立体互联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围绕加快形成以沪昆、京港澳“双轴”为支撑的“六纵六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和“陆、水、空”三大国际运输战略通道布局,加快建设发达高效快速网、高效畅通干线网和广覆盖农村交通网,推动各种交通方式统一规划布局、综合立体互联、智慧高效衔接。
高铁建设也有新的远景,将重点推进以南昌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建设。高速公路方面,重点形成京九、沪昆“大十字”八车道高速公路主通道,着力推进大南昌都市圈高速公路内外“两环”建设。普通国省道则重点打通路网瓶颈路段,提高技术等级,统筹城市过境公路与城市道路的顺畅衔接,提升普通国省道服务水平。
作为拥有丰富水资源的省份,我省将重点推进赣粤运河前期工作,力争“十四五”开工建设,结合流域综合治理,有序推进昌江、袁河等省内支线航道整治升级,加大港口码头项目建设力度。今后,我省将强化多种交通方式融合,打造一批“一体衔接、零距离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以及一批公铁空、公铁水、江海直达等多式联运综合货运枢纽,并加快干支线机场新建扩建,重点打造昌北机场智慧空港中心。
来源:晨报记者吕淑婷